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汉魏碑刻 > 东汉碑刻

东汉•孔宙墓碑

作者:碑刻管理 来源:汉魏碑刻陈列馆
作者:碑刻管理 来源:汉魏碑刻陈列馆

东汉•孔宙墓碑

东汉桓帝延熹七年(164年)七月刻立。

又称“汉泰山都尉孔宙碑”。碑圆首,有穿,穿上有晕,有额,题篆书“有汉泰山都尉孔君之碑”,两行,行五字,分别位于穿两侧。碑高306厘米,宽102厘米,厚24厘米。碑文有题,题为“有汉泰山都尉孔君之铭”。正文十四行,满行二十八字,记述孔宙生平事迹。

孔宙(103—163年),孔子十九世孙,任泰山都尉,平定叛乱,死于任上。死后故吏门人共陟名山,採嘉石,勒铭赞颂。碑阴也有额,题隶书“门生故吏名”一行于穿下,开列门生四十二人、门童一人、弟子十人、故吏八人、故民一人姓名籍贯。

碑隶书,波磔饱满,锋长而意藏,蹲锋注墨,峻拔豪壮,无一字不飞动,无一字不规矩,舒展俏丽,风神逸宕,是汉隶的代表碑之一,以其秀美多姿的书艺特点著称古今。牛运震称其“书法古逸,险而不肆。其下注而旋缩如恐坠,其旁出逶迤而长极,其势以去如不欲还”,碑阴“书体紧密”,“观其结构廉稳,如蛰虫蟠屈深冬,静摄自卫,又如人循墙伛偻,不敢逾尺寸,而端凝质重,望之可与拱揖,妥而易施,卑而不可贬。昔人谓此于汉碑阴中独超雅,良然”(《金石图》)。万经赞其“字较诸碑特巨,规矩整齐,一笔不苟,而姿态却自横溢。有卒史之雄健而化其板重,化韩敕之方幅而有其清真,实超前绝后第一手也”(转引自《曲阜县志•金石》)。

孔宙碑除具有重大的书法艺术价值外,在碑的形制上也具有重要的价值,它有额有题,为汉碑所仅见,开隋唐碑制之先河。

碑右侧有唐大中元年(847年)高元度等人谒孔子墓题记,右侧有宋天圣元年(1023年)太子中舍崔先圣陵题记。碑清初已由孔林移入孔庙同文门下,1978年移入东庑,1998年移存汉魏碑刻陈列馆。

释文见《隶释》。著录见《集古录》、《金石录》、《字原》、《宝刻丛编》、《通志略》、《金薤琳琅》、《元牍记》、《竹堂金石》、《寒山金石林》、《石墨镌华》、《金石史》、《碑刻纪存》、《古林金石表》、《金石文字记》、《曝书亭集》、《金石遗文录》、《金石补录》、《隶辨》、《来斋考略》、《金石续录》、《金石遗文考》、《金石存》、《潜研堂金石》、《竹崦庵金石》、《授堂金石》、《山左金石志》、《两汉金石记》、《金石萃编》、《寰宇访碑录》、《古墨斋金石》、《平津读碑记》、《金石苑》、《金石图》、《金石聚》等。